文史丨湘汨大革命“火炬手”黄福生
2024-04-17 09:45:36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咪 | 作者:彭西玲          浏览量:4226

湘汨大革命“火炬手”黄福生

彭西玲

大革命时期,最早到湘阴(含汨罗)发动工人、农民起来革命,筹建湘阴第一个农民协会筹备处和第一个工会筹备委员会,组建湘阴县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人——黄福生,随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发起寻找农讲所学员后代活动的开展,他的光荣革命事迹得以全面、真实、完整的呈现出来。

黄福生,字裕根,化名王海山,1897年9月25日生,汨罗市神鼎山镇双枫村大屋组人。父亲黄小村在长沙市鱼塘街做篾匠。黄福生6岁入鱼塘街小学读书,八九岁时边读书边帮父亲编织竹器。10岁那年父亲病故,只得辍学,随母亲和不满3岁的妹妹回老家。13岁就象父亲那样,拿起篾刀,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1919年春,一场山洪爆发,把黄福生家的房屋冲倒了,自己又遭一场大病,家里已彻底破产,他只得将妹妹给人家做童养媳,领着母亲返回长沙,做篾工营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冬,汨罗籍在长沙做木工的任树德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以任树德(汨罗市川山坪镇麓峰村人)等人为首的长沙市6000多泥木工人,为争取营业自由和增加工资,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大罢工,这次罢工历时20天,取得了“争取营业自由和增加工资”的大胜利。黄福生目睹这一壮举,深感工人阶级出头之日已到,于是积极投身工人运动。通过斗争的考验,他逐渐成长为长沙工人运动中的一名中坚分子,于1924年由任树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向全国招收第五届学员,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在省城做工的黄福生受中共湖南省委选派,与在长沙做泥木工的袁福清等人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分甲、乙两个班,甲班64人,乙班50人,两班共114人。9月24日,第五期学员正式开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军事和政治理论,课程有三民主义、国民党党纲及宣言、国民革命理论、农民运动理论及实施方略、实习宣传训练、军事训练及农运见习等。当时为学员们作过专题报告的主要有:毛泽东讲“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彭湃讲“海丰农民运动报告”,阮啸仙讲“全国农民运动形势及其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罗绮园讲“广东省农民协会的重要工作及其巨大贡献”,谭平山讲“国民革命中的农民问题”等等。

通过学习和实习的活动,学员们掌握农民运动的基本理论和经验,领会组织农民协会和领导农民进行斗争的一般方法,并了解当时国内外政治和革命形势。用革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武装学员们的头脑,使学员们到农村去进行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得到加强。12月中旬,第五期学员结业,为期将近3个月。结业后,黄福生与袁福清一起回到长沙。

1926年春,中共湖南省委派黄福生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回湘阴县开展农民运动。据当年农民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易象乾回忆:1926年春,一位身材魁梧,年轻英俊的陌生人,右手提着一只篾匠工具篮,左手挽件花格呢子大衣,身着工人服装,来到袁家铺一带转悠,人们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我便凑近问他是干什么的,谁知他竟随我来到家里住下来。他告诉我,他叫黄福生,是省里派来指导农民运动的特派员。他能说会道,白天黑夜和农民混在一起,向农民作宣传,从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中国,讲到土豪劣绅怎样压迫剥削农民,说得头头是道,娓娓动听,深受农民欢迎。因此,不管他走到哪个屋场,都要招来一大帮人围在他周围,听他讲革命道理。

黄福生先后在袁家铺、武昌庙、大众塅、川山坪等地,作近两个月的农村调查,发现有一个由李驭球为首的旧农会组织,可他们并不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宗旨和目的,而且不是由真正的农民阶层所组织起来的。至于基本群众,对工农运动虽有不少人议论,却无实际行动。黄福生首先找到李驭球等旧农会的负责人进行思想发动,向他们宣传国共合作的国内形势;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宣传农民运动是要团结广大农民阶层,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封建势力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理,从而把旧农会的人争取过来。由于扎扎实实的工作,黄福生在群众中受到了尊重和信赖,为改造旧的县农会创造了条件。6月下旬,黄福生回到湘阴县城,主持召开公法团联席会议,经过充分酝酿,以民主选举的方式组建了湘阴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推举张毓梅、李驭球、黄钟阳、仇毓山、于驾球等组成湘阴县农民协会筹备处。会后,黄福生将筹备处成员分配到各地去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夏末,湘阴县的工农运动逐步地由秘密走向公开。

中共湘阴地方组织和省农运特派员一道,组织农运干部、党员和进步青年下乡,通过访贫问苦,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采取演讲等形式,通俗易懂地向农民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宣传农民组织起来的作用,发动农民加入农民协会,农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在成立农会时,许多地方都举行隆重领会,通过组织演讲、演戏,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农会中来。有的地方在集会后,还组织成千上万农民,押着戴高帽子的地方豪绅游乡,大长农民的志气,大灭地主豪绅的威风,工农运动工作在农村迅速展开。

8月15日,黄福生主持召开了成立县工会筹备会的预备会议中,到会的有11个行业的78名代表。17日正式成立筹备会,推举杨寿昌为主席。26日,县总工会筹备会在仰高书院召开工会成立大会,到会的有木业、泥业、笔业、渔业、染业、线业、篾业、钟表业、铜业、铁业、缝纫业、豆麦业、码头业、皮革业等行业的代表231人,社会各界代表80余人。会场正面墙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四周张贴了标语和各界祝辞,大会由杨寿昌主持并讲话。此后不久,中共湖南区委派共产党员傅光夏、吴本德、王月贞、黄文凯等到湘阴,与黄福生一道工作,大大加强湘阴工农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9月初,黄福生回到老家黄柏塅和武昌庙一带,发动农民组建基层农民协会。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便把家乡农民发动起来,正式成立武昌区农民协会。区以下建立22个乡农民协会,吸收会员一万余人,使农民运动在这里掀起高潮。

9月上旬,湘阴县城召开全县国民党员代表会,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湘阴县党部,黄福生任农民部长。国民党湘阴县党部建立后,在执委会中任职的共产党员有傅光夏、黄钟阳、黄福生、杨寿昌等人。在全县国民党员中,许多共产党员加入了国民党。他们共同高举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旗帜,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宗旨,进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在湘阴形成。为便于发动民众参加国民革命活动,许多重大问题都由县党部出面处置,县工会、县农会紧密配合,县长林雯在急剧变化的形势面前,不得不倒向人民,支持革命。

1926年10月初,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在第六次党代会上,发表了《农民最低限度之政治经济要求》的宣言,号召全省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向地方上的恶势力、土豪劣绅等开展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各种斗争。中共湘阴地方执行委员会带领广大农民,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恶势力中最大的土豪劣绅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农民革命如暴风骤雨,席卷城乡,把几千年来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落花流水。政治上,开展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的斗争。经济上,各地农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方面开展了激烈的斗争,同时兴办了许多有利于农民的好事,如:阻禁平籴(粜)、统一量具、实行减租减息、撩荫、修筑塘坝,防汛抢险,修桥铺路,方便群众,兴办合作社,购买石灰,支援生产。在文化上,各地农会组织农民开展了封建斗争,大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破除陈规陋俗,帮助群众从愚昧落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如:宣传男女平等,剪发放足,破除迷信,兴办学校,实行“土禁”。县农会筹备处于同月在县城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人200余人,会上选举产生县农民协会正副委员长和委员,正式成立湘阴县农民协会,黄福生被选为委员。

11月,全县已组织成立了7个乡农会,67个团农会,入会农民达1.76多万人。12月,黄福生等人先后在县立高小和女子职业学校,部分乡、团发展了一批团员。

1927年元月,中共湖南区委派滕代远来湘阴县城建立中共湘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黄福生被选为执行委员,分管青年运动。接受任务后,黄福生亲自挑选和培养工农革命运动中的先进青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2月建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湘阴县特别支部,担任书记。

1927年2月,湘阴县农民运动进入全盛时期,全县各地普遍建立团农会,大部分地方建立了乡农会。4月,全县有团农会400个,全县会员超过17万人。

正当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国工农革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时候,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许克祥亦步蒋介石的后尘,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湘阴县的反革命势力随之组织挨户团、还乡团,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及工农革命领袖。在这紧急关头,中共湘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召集共产党员及县工会、农会主要负责人到袁家铺石竹坡开应变会议。会上决定派黄福生到地处洞庭湖西岸的牛洲,去控制驻扎在南大膳的团防队武装,为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5月底,黄福生带领黄运光一同到达牛洲。

黄福生到牛洲以后,确定黄运光为他与上级党组织之间的秘密联络员,自己则化名王海山,深入团防队员中,日夜找士兵谈话,开展兵运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将该团防队掌握在手中,只待上级命令一下,即举行武装起义。不料,坏人告密到益阳泉交河团防局,局长曹明阵带领武装于6月中旬的一个深夜,突然袭击南大膳,将黄福生等逮捕,关押在龙洲书院。在黄福生被关押期间,敌人使用倒吊、鞭打、烟熏、火灸等种种毒刑,逼他交出组织和共产党员名单及住址。黄福生宁死不屈,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酷刑,丝毫没有透露党的秘密。关押20多天以后,黄福生知道敌人要对他下毒手,便拿起敌人送到牢房里要他写自首书的纸笔,写了一封遗书:“母亲:刽子手的屠刀即将向我砍来,我丝毫也不畏惧。我信奉共产主义,为党尽忠,理所当然!我死后,请您老人家出家当尼姑,免遭敌人迫害。”写好后,交给前来探监的黄运光带给他母亲。7月16日,敌人将黄福生杀害于益阳县陈婆洲,年仅30岁。黄福生的遗体,由黄运光运回老家,按黄福生遗言安葬在神鼎山麓的大路旁,以更好看到革命胜利光明前景,也为昭示后人、激励后人。2021年12月,在征得家属同意后,黄福生墓由汨罗市民政局迁入汨罗市革命烈士陵园。

(作者:彭西玲,中共汨罗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